第 54 章
“現在就跟我回去。”
薛慎輕輕松松地将俞知光扛在了肩上。
俞知光一手油汪汪的烤鴨, 一手扶他,哪都不好着力,視野裏是月光映照的地缦, “薛慎, 真的回去嗎?外頭還有紫宸宮的人在值守。”
“早處理了。”
薛慎腳步不停, 轉眼到了隔扇門前, “先秘密送走,明日發現你失蹤了,我便來問太後拿人。”
“陛下知道你這麽做嗎?”
“大不了罰俸。”
葉聿铮還需要他。
皇都外屯兵尚且不算, 負責宮廷戍衛的将領一共有三人,薛家、司馬家、明盈郡主嫁的右骁衛常家。
常家已倒向了太後和宗親一派, 司馬家素來中立,薛慎這些年一直是葉聿铮的左膀右臂。
可俞知光語氣嚴肅了些:“你先把我放下來。”
薛慎摸到門扉的手移開,頓了片刻,把她放下來, “別聽陛下說的大局, 你不在, 謀劃照樣進行。俞知光, 想你自己,想你自己怎麽過得舒心。”
他擡手,在她快幹出死皮的嘴唇上,揉了一下。
人待在紫宸宮受磋磨,連吃喝都謹慎萬分,不敢入嘴,若非今日有特殊事情沒忙完, 他一刻都不想俞知光待在紫宸宮。
“有水囊沒有?”俞知光确實渴了。
薛慎從腰間解下給她,她接過回屋, 就着水囊和那包烤鴨,在桌邊斯文秀氣地吃了起來。
薛慎待她吃完了,再催:“笙笙。”
俞知光抽出繡帕,擦了擦嘴,把弄髒那面慢慢折在裏頭,一雙眼眸垂着,“是我不太想走。陛下問我願不願意留下的時候,我心裏松了一口氣的。”
原來為了大局,也可以不走。
“你還記得,把我送到鷺津渡的時候嗎?”
“記得又如何?”
“我爹去曹州赴任,那條船上不止有同行官吏,還有我阿娘。這次他們回來,我問過阿娘,曹州那般兇險為何還要跟着去,爹爹又是怎麽同意她跟去。”
“你娘怎麽說?”
“我娘把我爹罵了一頓,說把她獨自扔在皇都。我爹是心安了,她天天吃不好睡不安,再隔三差五揣測我爹會出點什麽意外,日子如何能過得舒心。說得不好聽,就是為國捐軀,她還能趕上見最後一面。”
那雙清淩淩的杏眼擡起來,她注視着他:“阿娘說,夫妻同甘共苦,這種牽挂的苦不能她獨受。”
薛慎手指蜷縮了下:“那笙笙怎不罵我?”
“我舍不得呀。”俞知光的聲音輕輕的,像春日的叮咚泉水,流淌過耳際,滋潤出一片春暖花開。
屋裏沒點燈,月色如水傾瀉到敞開的窗扉。
小娘子眼眸清靈,面上不見被磋磨一日的怨怼,歪着腦袋想了一會兒,“肯定是才同你當夫妻沒多久的緣故,等過個十年八載,沒準我就舍得罵你了。”
薛慎笑,勸說的話語再講不出來。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他擁着吃飽喝足,累得睡過去的俞知光,仰躺在紫宸殿的廂房裏,最終還是沒能帶走人。
夏夜尚熱,小娘子睡得眉頭擰起,薛慎在床頭摸索到一把綢扇,一下下給她扇着涼風,順便趕蚊子。
窗外飄進的月色漸淡,繼而慢慢變為熹微晨光。
薛慎搖了一夜扇,看了一夜人,趕在卯時,輕手輕腳翻窗而去,去t當今日的值。離去之前,在還睡得酣然安寧的小娘子眉心落下一吻。
不用等十年八載那麽久。
他的笙笙或許很快就要氣得罵他。
辰時初,俞知光給鄭嬷嬷叫起。
薛慎已了無蹤跡,他手尾幹淨,連她吃的福滿樓烤鴨的油紙和骨架都收拾走了,枕下留了個水囊。
俞知光去太後那兒侍藥。
本身雍容華貴的婦人,因頭疾折磨,整張保養得當的面容呈現一種往下傾頹的苦色。她雙手捧着藥碗,半天手酸了,太後都病恹恹地沒接。
黃福來的聲音響起:“太後娘娘。”他從門外進,拂淨衣袖,朝太後遞去一卷信筒。
太後起身接了信筒:“藥都晾涼了,你再去小廚房熱一熱再送過來。”
這話是對俞知光說的。
俞知光收起藥碗,去到小廚房。紫宸宮裏的宮女經過鄭嬷嬷囑咐,都不許幫她。
她自己到柴房撿了些碎木,塞到專門煎藥的小陶爐底下,用火折子生了火,藥碗隔水再加熱。俞家的旁支就是杏林世家,她小時候看過俞靈犀怎麽做。
俞知光拿小扇,輕輕煽着火,聽見小廚房的窗扉外,幾個紫宸宮的宮女在輕聲閑聊。
“娘娘還病着,今年秋收的祈禱大典不知道還去不去了,我還盼着能出宮一回呢。”
“嗬這才暑熱天,就惦記起祈禱大典了?”
“我聽欽天監的小六子說提前了呀,以往是太後娘娘帶着百官女眷去,但今年陛下大婚加上親政,定然會親自帶皇後去為即将到來的秋收祈禱。”
“熱鬧又怎麽樣,我看太後娘娘不會去。”
宮女們邊議論,邊走遠了。
俞知光想着要是太後去,她就能歇息一日,要是太後不去……纖巧的肩膀垮下來,小扇猛地搖起。
養心堂那頭,太後不緊不慢地拆了信筒。
“又是崔家的信?”
“可不是嘛,”黃福來收了崔家的銀子,游說道:“奴才看着崔振岐是誠心來攀附太後娘娘的,他往紫宸宮送的好東西不少,娘娘不妨收了這助力?”
“你個狗東西,膽子倒是大得很。”
“奴才是替娘娘心痛,這麽多年,即便沒生恩,也有養恩,可陛下他……”黃福來左右看看,壓低了聲,“竟是連一點情分都不顧,牧家刺史說斬就斬,誰知道日後翻起舊賬來,會翻到什麽東西呢?”
他自先帝還在,太後選秀入宮以來,就一直跟着,陰私事沒少幹,太後娘娘的痛處,他最是知曉。
太後果真面色凝重起來。
葉聿铮清理朝堂的動作太大,太急躁,世家大族和皇室宗親利益盤根錯節,他不管不顧,大有要連根拔起的架勢,只管往重要位置上安插他信得過的年輕臣子,崔氏可謂是利益受損最大的家族。
“太後娘娘,這信上說了什麽?”
“你猜不出來?崔氏先争鳳位失敗,接連又被明升暗貶地架空,崔振岐動什麽心思,你真不知道?”
太後看黃福來是在揣着明白裝糊塗,這些日子,崔家拉攏安慶王和那世子的消息,是黃福來說給她聽的。崔家送給紫宸宮的金銀財寶,也是他經的手。
黃福來笑而不語,跪下來給她捶腿,他拿錢辦事,只想要個明确的态度,好給崔家複命。
太後下不了決心,她已經享受無上尊榮,葉聿铮娶了盧若音,可以為她所用。不到最後一步,她不想聯合崔家幹那種掉腦袋的事情。
“太後娘娘,大事不好啦……”
就在此時,黃福來的徒弟小夏子急匆匆跑來。他慣了每日大朝會後打探消息,再回來紫宸宮禀報。
小夏子連滾帶爬,跪到太後面前,“太後娘娘,陛下不知為何,在查太醫署十多年前的醫案,還、還把範太醫和他兒子扣押起來了。”
黃福來先沖過去踹了徒弟一腳:“慌裏慌張,嚷嚷什麽,陛下查太醫署,與我們紫宸宮有何關系!”
當年先皇後難産一事,紫宸宮自問做得悄無聲息,歷時已久,還能留下什麽痕跡給皇帝去追查。
可葉聿铮怎麽會突然發難?
從羅家母女,到太醫署的範太醫父子,竟像是一筆筆債都清楚記着,就等有能力清算那日的到來。
太後心頭惴惴不安,一咬牙,吩咐黃福來:“筆墨伺候,本宮要給崔振岐回信。”
信在當日就送到了崔家家主崔振岐手上。
崔振岐将家中幾位頂事的青年郎君,喚來書房商議,包括在薛慎手底下當差的崔四郎。
崔四郎不敢置信,當即跪下來:“父親三思啊!此事非同小可,萬一哪日敗露了就是我崔氏滅族之日啊!父親此時懸崖勒馬,尚能保住崔氏榮光。”
“我崔氏如今還有什麽榮光?你不看你叔伯,還有幾人留在原位?”崔振岐一甩衣袖,“此事已定,就按我的主意去辦,你若不辦就等着被逐出崔家!”
崔四郎跪在地上,冷汗涔涔,聽崔振岐說了整個計劃的第一步:“父親糊塗!秋收祈禱是盛大典禮,金吾衛與千牛衛定然重重排查,要是被查出來是我崔家所為,兒子的官位和性命就難保了呀。”
“薛慎那夫人還在紫宸宮被太後娘娘拘着,你怕什麽?他即便事先查出來了,也不敢對你下死手。”
崔振岐滿心不耐,“三房兒子還娶了薛晴,崔家要是大難臨頭,他薛慎也一樣脫不了幹系。”
崔四郎頹然坐地,聽他父親說着詳細的謀劃。
皇都的天一日熱過一日。
宮裏栽種的梧桐樹愈發濃綠茂盛。轉眼間,祈禱大典就快到了,紫宸宮果真稱病不去。
俞知光躲懶兒的算盤落空。
夜裏薛慎按習慣潛入紫宸宮看她,見她皺起了一張苦瓜臉,不禁去揉她的臉蛋。
“笙笙明日想吃什麽?我給你帶。”
“你不是要去護衛祈禱大典嗎?忙得很,怎麽有空給我捎帶東西吃。”
“大典在皇寺,一日可來回往返。”
薛慎翻進來,将她抱到腿上,唇壓下來偷個吻,下颔冒出來的青色胡茬紮得她直皺眉頭。
俞知光拿手去摸:“越來越潦草了。”
薛慎這些日子,夜夜都過來看她,忙得眼底泛起青灰色,面上罕見地露出分身乏術的疲憊。
“軍營刮刀不好用。”薛慎特地拿下颔去磨她,自俞知光被扣在紫宸宮,他已許久沒回過将軍府了。
小娘子笑着想躲,又怕鬧出大動靜,會惹來紫宸宮的人,被他按着結結實實親了一頓,他一邊親,一邊輕聲哄她:“明日給笙笙帶櫻桃酥山。”
翌日清晨,葉聿铮帶着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地往皇寺為即将到來的秋收祈福,祈禱風調雨順。
俞知光已抄完了九份《金剛經》,鄭嬷嬷又換着借口叫她去抄卷轶浩繁的《嚴華經》,看在夜裏能吃上櫻桃酥山的份上,她甚至有心情去寫簪花小楷,磨磨蹭蹭地,一整日就抄了幾頁紙。
等到入夜了,窗棂被叩響。
俞知光歡快地丢了扇子去開窗,食盒擺在窗臺上,觸手冰涼,裏面鋪了防水油布,盛着碎冰,中央一只紅釉黑陶碗,擺着晶瑩亮澤的櫻桃酥山。
“薛慎?”她腦袋探出去,“人呢?”
“頭兒沒來,是我、我送的。”一張黝黑憨厚的臉在月下冒出來,是她見過的陳俊英。
“薛慎他在忙嗎?”
“頭兒……頭兒他……”
陳俊英面上露出了她熟悉的,想撒謊的人來不及打草稿的表情,俞知光唇邊挂着的笑一凝。
陳俊英硬着頭皮道:“祈禱大典出了岔子,頭兒眼下正被關在大理寺獄,應該不太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