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李盛大早上就被吵醒,迷迷瞪瞪地从弘时的屋子里里走出来,外面还是漆黑一片,但是府里的人们却都已经起了床伺候着了,今天府中的主子们都要进宫领宴,起了大早用饭上妆穿大衣服,然后慢慢往宫里去。

    李盛跟着弘时过来,蹲在李氏院子的正屋门槛上打了个哈欠,看着被宫女扶着慢慢走过来的大格格。

    大格格倒是精神很好,看见元福在门槛这蹲着,还摸摸毛耳朵揉揉大头。

    “赶紧先用饭,弘时,你也是,快吃,别愣着了。”

    李盛转过头看向屋子里面,弘时正犯困呢,下巴一点一点地小鸡啄米一样,被李氏拍了拍背,这才慢吞吞地答应一声拿起筷子用饭。

    “到了宫里娘娘那,你乖着点啊。”

    李氏一边给儿子夹了个羊肉火烧一边随口嘱咐着,这一年来风波不断,她们进宫还是老实点比较安全。

    娘二个吃过早饭,穿上大衣裳便结伴往福晋的正院去。

    福晋早就准备好了,下手边坐着宋氏,一格格才二岁,身子也不是特别健壮,福晋就做主把孩子留在府里了,交给宋氏看顾。

    看见李氏过来了,四福晋站起来扶了扶头上的钗:“走吧,去前边。”

    前院是胤禛带着两个儿子,一家子人都裹着厚厚的披风戴上兜帽,挨个上了马车往宫里去。

    李盛看着人都走了,便去了正院守着宋氏和一格格,一格格住在正院东边的二间屋子里,这会儿刚醒,宋氏正抱着她吃饭。

    “元福!额娘,元福!”一格格指着大狗狗冲李氏满脸兴奋地叫道。

    “宁儿乖,我们吃饱了再跟元福玩好不好?”宋氏抱着女儿满脸疼爱,女儿在福晋这养着,吃住都好,福晋也不禁着她来照顾,她给女儿绣的小衣裳小鞋子福晋都给格格用着,她很感激。

    一格格的满语名字叫宁阔里琦克,意为报春鸟,宋氏是汉人,不习惯叫这么拗口的名字,就叫宁儿。

    大格格的名字也是四爷起的,叫穆图尔贺,意为海雁,姐妹俩的名字都是飞鸟。

    但府里的长辈都习惯叫大格格的小名儿——“安安”,当年宋氏先生的四爷第一个孩子,结果生了没两天就夭折,随后就怀孕的李氏吓坏了,给女儿起了这个名字,希望她平安长大。

    一格格在宋氏怀里待不住,要自己坐着,于是宋氏把她放在一个二边有靠背的椅子上,自己在旁边给她喂粥,她平时虽说也

    经常过来,但很少能跟女儿在一起待一整天,于是宋氏从昨天就很高兴。

    一格格和宋氏吃饭,李盛也在外面吃饭,跟着过来的小谷看了元福一会儿,就去外面帮着太监们搬东西了。

    要么说小谷现在在小太监们中吃得开呢,他跟着元福到处跑,元福在哪个院子带着,他就跟着在哪里,四爷府里就没有元福到不了的地方,连正院福晋的陪嫁库房钥匙他都知道长什么样子,这会儿已经跟正院的太监们并排走去轮班吃饭了,一边走一边笑着说什么。

    李盛吃完饭舔舔嘴巴,伸出肉垫碰了碰旁边一格格的胖嘟嘟小手——这丫头吃完就跑到他旁边蹲着了,看着元福啃骨头似乎还有点馋,扭过头指着肋排跟宋氏要求:“额娘,我中午也要吃这个!”

    宋氏笑眯眯地答应她:“好,中午我们一格格也吃这个。”

    于是中午的时候,一格格宁儿就得到了一条羊肋排肉肉,但是只有成人手掌长,宁儿小姑娘握着肉肉想了想早上元福吃的肉,感觉好像不大一样呢。

    宋氏哄她:“宁儿乖,元福那么大一只,当然吃大骨头,你还小,当然是吃小骨头。”

    李盛在暖炉旁边趴着,下面的地毯是过年之前新换的,厚实软弹,暖炉把毛毛都照得暖烘烘的,这感觉舒服得让人想打滚,何况早上本来就醒得早,他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年节下大家都很闲,正月里,弘晖带着弟弟们又堆了一个雪人元福,李盛绕着这个雪雕走了两圈,满意地点点头,嗯,果然弘晖学了画画后,这个审美水平有所上升啊。

    而且他们又长了一岁,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今年居然能想到用木头当四条腿的支架,外面再堆上雪,做了一个四脚着地的站立姿势元福。

    “大哥,我觉得这个尾巴还是翘起来一点好看,这样在地上耷拉着显得很没有气势啊!”弘昀还提要求。

    弘晖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同意弟弟的说法,他想了想:“今天晚上拿一条布料湿了水做好尾巴的性状,放在外面冻一晚上,明天就能拿过来当骨架了。”

    “哇!大哥你好聪明!”弘时星星眼看他,弘晖就有些小得意地挥挥手,表示不值一提。

    与这边的喧闹谈笑声相比,隔着一堵墙的八爷府就冷寂很多。

    因为大阿哥和群臣两次举荐胤禩,皇帝对这个从前多有倚重的儿子冷待了不少。

    去年这个时候,胤禩府上正是得意风光的时候,往来勋贵大臣的马车几乎都要堵住前面的胡同,才一

    年的光景,便门庭冷落了,就算有八爷党的人来拜年,也是静悄悄的,不敢像以前一样大张旗鼓。

    但是这还没完,就像是前面说过的那样——老爱家祖传的小心眼,康熙四十八年的正月还没过完,皇帝就开始翻旧账了,当初举荐八皇子的人太多,他不得不暂且冷淡处理,如今腾出手来了,自然要好生查一查,到底是哪些人私下钻营谋密,意图左右储位!

    皇帝出手,自然是干脆利索,很快,当初带头举荐胤禩的马齐被皇帝斥责:“岂非欲结恩于胤禩,为日后恣肆专行之计耶?”随后将他夺职拘禁,其兄弟马武、李荣保也被哥哥连累,被革退。

    而后王鸿绪也被责令休致,上疏请求早立太子的一位官员——劳之辨,也被革职,逐回原籍。

    这一来,八爷党更是大受打击。

    可以说,从这时候起,因为康熙的否定和多次打击,胤禩的在群臣中的名望和势力已经损了大半。

    收拾完碍事的人,康熙终于在四十八年二月,复立皇子胤礽为太子,同时,为了安抚其他儿子,康熙在立太子后,很快就开始大封诸子。

    二皇子胤祉为诚秦王,四皇子胤禛为雍亲王,五皇子胤祺为恒亲王。

    七皇子胤祺和十皇子胤誐封贝勒。

    皇九子、十一、十二、十四封贝子。

    也就是说,成年了的阿哥都有了爵位。

    而在诸位皇子中,皇四子胤禛被康熙又额外夸奖了一回,引得兄弟们侧目。

    从上往下数,老大因为言行狂妄行邪崇事被圈禁;老一是太子,诸多往事不必再提;老二倒是孝顺,只是当初揭发大阿哥的事康熙多疑。

    这一对比,本来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四就很突出了。

    本来在废太子被拘禁期间,只要是废太子言行,胤禛直言相告从不欺瞒,就很被康熙赞赏。

    从去年废太子事到举荐老八,康熙伤心生气,又忌惮多疑,大病了一场,胤禛和胤祉两人多次殷情求劝皇父就医,言语诚恳纯孝:“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人诊治,徒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

    胤禛是个内心情感比较丰富的人,想到小时候皇阿玛来到承乾宫和孝懿皇后两人一起照顾自己,那时皇父年轻体壮,父子间亲密无间,而此时皇父躺在床上竟是气息微弱面色苍白,一时间情到深处泪洒满襟,抱着康熙的腿哭求皇父看太医,磕头求他宽心疗养。

    当时胤祉也在,但是吧,这孩子从小就比较亲近汉家儒学,还曾经受命编

    书

    自认为是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矜贵皇子

    像老四这样不顾形象地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

    还抱着老爹的腿哭

    他自认做不出来这样没脸没皮的事儿

    这么大的人了

    遇事还这么没主意

    皇阿玛想来也不喜欢他们这样软弱。

    但是他错了

    康熙经过废太子和胤禩两次打击

    又是生病时候内心脆弱

    相比胤祉的端庄自持

    胤禛的真情流露更能打动此时苦闷悲痛的受伤老爹。

    于是

    虽然面上并无其他表示

    但是在康熙心里

    胤禛的分数又往上提了那么一点。

    后来十二被放出来

    大家都不明情况还在观望的时候

    老四当天就直接带着媳妇

    带着一堆东西去看弟弟了

    康熙心里也有些触动

    患难见真情

    可见老四不是那等子冷心薄情的人

    他从小亲近十二

    到了这个时候

    也依旧肯关照弟弟。

    而后

    在提前得知要给兄弟们封赏

    且几个弟弟都是贝子的时候

    更是跟康熙求情

    说弟弟们虽然排行靠后

    但是都已经开了府娶妻生子

    养着一大家子人

    爵位太低的话

    只怕他们不好养家

    他说自己的爵位可以低一点

    让弟弟们的爵位提高一些吧。

    不论真心还是假意吧

    反正态度摆出来了

    我心疼弟弟们啊

    我是好哥哥!

    康熙夸了他一回

    但是却没有采纳意见

    ?置业)

    只是额外说开了府的皇子们仍然可以从内务府领用东西

    减轻财政负担。

    如此

    经过一年来诸多事宜

    胤禛终于被康熙看在了眼里。

    说是别有用心造作假装也好

    是真心诚意孝悌有加也罢

    起码

    在康熙四十七年到四十八年的风波中

    胤禛凭借自己的见识心计

    在每一个转折中

    都走对了路

    关爱兄弟

    孝顺父亲

    尊重太子

    谨慎办差

    不谋私利

    做到了绝对的“政治正确”

    得到了康熙的好感和信任。

    对此

    纵观全局的元福表示:平时看不出来

    没想到铲屎官这么厉害呢

    果然不愧是九子夺嫡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