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全球高中进行史 > 第二十五章末端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是否进行有效的提问,关系到老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尤其在全国高考的形势下,更要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以达到课标要求和全国考纲的要求,并使学生理解领会所学习的内容。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本文想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的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历史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要一步步解答才能够讲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展开,这种使问题环环相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历史的本质,以达到论从史出的目的,也借此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英国的制度创新”时,就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影响时提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之后英国民主制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该制度的确立产生了什么影响?”像这样的问题可以直观了解英国民主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逐层理解英国制度不断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在解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开始的问题相对基础,学生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逐步加深,第三个问题便需要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这在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了提问的有效性。
    巧妙设疑,启发心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高中历史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诱导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疑,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平淡或者过于简单,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探究,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辨,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提高历史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若采用比较性提问就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瞬间迸发。例如在教选修“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如下设问:“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自己所学,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国际环境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此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学生很快结合中国戊戌变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较好的完成了这个问题。也使得学生对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并从中总结出历史的经验教训。
    历史与现实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历史知识与当今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倍感亲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乐于进一步的探索,有助于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提高?W生对历史学习的驾驭能力。如在授课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平常感兴趣的热点出发,设计问题,增强历史知识与现实的接轨。如讲到中日问题时,教师可以依据当前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具体情况相比较设计课堂问题,在讲到领土问题时,也可以延伸到当前与日本的领土争端问题,联系现实思考历史,结合历史反观现实。接着再对他们进行合理适度的引导,告诉学生在当前国际形势飞速变化的时代下,不仅要知道这段历史的确切存在,历史不可忘却,同时更要理性地认清当前的中日关系并理性的爱国。这样既让课堂接轨社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既可加深学生对中日问题的认识,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所谓角度,就是指教师要正确及时地把握好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从课标出发,巧妙设计好课堂的问题。通过对课标的深入分析,在把握知识重难点的基础上,有目标性地设计出高水平的问题。二是从学生出发,选准角度,提出问题。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心理状态,如疑惑不解、精力分散等等进行及时把握。三是从问题出发、适时调整问题角度。问题设置的角度应立足于学生的疑惑处、教学的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历史事件的比较处、规律的探索处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关系的问题,不但使得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历史进行探究。
    把握难度就是在提问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符合学生认知的逻辑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既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认知上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后可以解答,又要使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果问题太难或过于容易,都难以达到对教学对话的理想效果。
    深度,是指课堂不能局限于浅显的提问,而要稍微超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首先让学生知道“是什么”,然后理解“为什么”,最后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浅显的提问,往往难以达到这些效果,因此在设问时应不局限于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再现,要在恰当地时候引导学生挖掘事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和?律,引导学生对这种历史现象进行深度思考,对历史事件进行借鉴。
    这样的提问既能揭示历史事实的本质,把握其规律,更能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过程中,打开思维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启发。
    良好的教学就是一场精彩的对话,而达成有效对话的关键便是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课堂提问中如果教师能找准角度、把握难度、挖掘深度、关注热度的话,相信对话教学可以让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新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