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仪式举办过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飞扬慈善基金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飞扬慈善基金会也同时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内,飞扬慈善基金就得到了五亿多人民币的捐款,得到的捐赠物品更是不计其数。这应该都是所谓的“明星效应”,有了这么多大明星的带头,人们也真正的认可了飞扬慈善基金。随着一件件相关事宜被报道出来,飞扬慈善基金也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其声势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慈善业的巨头中国红十字会,一时风头无二。
捐赠的物品里有很多是旧的衣物,陈扬并不觉得这些旧一点的衣物不好,相反的,陈扬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物尽其用。那些真正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平时有可能过的是衣不蔽体的生活,他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新衣服”,而这些也基本都是从长辈或者大一点的孩子们的衣服中改过来的,直到再也没办法改了,才只能依依不舍地扔掉。生活在繁华大城市中的人,是永远不懂得那些贫苦人的艰辛的。我们将平时那些不爱穿或者是稍微破旧一点的衣服捐出去,这并不费什么事,总比当垃圾直接扔掉要好的多了吧。
说起这个贫困问题,陈扬就联想到一个词贫困县。陈扬很清楚的记得后世他所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日,一则落款为“**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传标语爆红网络。随后,记者在湖南新邵县政府网站上发现,2011年11月29日,该网站同样刊登了这一“特大喜讯”。
陈扬还清楚的记得这篇新闻报道的日期,2012年1月30日,一篇来自于知名媒体南方周末报的报道。
为什么成为了“贫困县”,反而还要热烈祝贺一番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呢?
这年头,炫富很好理解,这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有了钱一定要在熟人面前显摆显摆,可是“贫困”又有什么值得好炫耀的呢?难道贫困还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不成?居然还用上了“热烈祝贺”这么一个词语,为什么?
因为在被评上“贫困县”之后,这些贫困地区可以得到国家直接拨下来的“扶贫专款”,这是一笔数额极为不菲的金额。这些被评为“贫困县”的地区真的贫困吗?曾经有人问过某个落选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为什么你们这么穷,却没有评上‘贫困县’呢?”该县县委书记流泪答道:“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穷了!”
“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穷了!”,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挺可笑,没有评上“贫困县”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太穷了,因为穷所以没有资格得到“贫困县”的资格,这是何等的讽刺!
国家从1985年开始设定出“贫困县”的评选标准,截至今年2001为止,已经于1986年、1994年经过了两次审批,熟知后世的陈扬知道,在2006年时也还有这样的一次审批。
从数据上看,最开始设定的贫困县的要求是人均年收入低于150元,贫困县的数目最开始是283个,两次审批之后数目增加到592个,而且592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到陈扬重生的2012年,国家贫困县的数目依旧还是592个。
我们总说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可是到现在(截止2001年)16年了,贫困县的数目是不减反增,就算是再过十年,贫困县的数目依旧稳稳的保持着592个,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难道就从未有过发展吗?或者说是因为吃上头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已经吃习惯了,已经忘了要怎么发展经济了吗?
16年的时间,几乎都是一代人长大的时间了,可就算是这么长的时间里,所谓的贫困问题却依旧存在,为什么国家还能一直容忍它们的存在呢?这该有多拖国家经济的后腿啊!
那么,这些“贫困县”的评选又是怎么来的呢?到底依据的是什么标准呢?所谓的审批真的有那么的严格吗?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又该如何解答呢?
在陈扬看来,“贫困县”的评选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肯定得需要一番激烈的竞争,只有那些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县和地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其实,仅仅是取得“贫困县”的资格,那并不算什么本事,在成功拿下“贫困县”的同时,还要戴上“富强县”的帽子,这才叫本事!虽然这是一种很前后矛盾的情况,但是在现实中却是真的存在。
众所周知,这年头什么都是可以造假的。在进行审批的时候,某些想要投机的候选县的人,都是已经提前好几天都没有洗过澡了,如果实在身上没有酸臭味的想都要想办法弄出点异味来。一定要穿的破破烂烂的,要是实在没有烂衣服,那也不怕,可以用自备的剪刀人工造出来的嘛!咔嚓几下这么一剪之后,再到地上打上几个滚,最好是在臭泥巴坑里,如果再能有点粪便的气味就更完美了,经过这么几道工序之后,你能看得出这之前是新衣服?
脸上也是经过精心化妆的,这种关键时候,面色红润,细皮嫩肉的可不行,就算看起来不是面黄肌瘦的样子,在锅底下抓上几把抹在脸上,弄的黑乎乎点也是可以过关的。吃的东西是糠咽菜,就着黄中最好还带点黑的烂窝窝头,全身都透出一股十分难闻的酸臭味。
有了这样的包装,相信通过这个所谓的审批完全不成问题,就算这些包装下面的是白花花的肥肉也无所谓,甚至有的地方连做这么一个样子也欠奉。想想看,只要难受个这么几天,就可以全年的其他时候都过得很滋润,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国家对每个“贫困县”一年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可是5.6亿之巨啊,有了这么一大笔钱,干什么不行?就算被分到每一个人手上的钱不是那么那么的多,但是过过生活之类的,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因此,如果在那些已经被评定成功的“贫困县”里面,发现有人开着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千万不要惊奇,因为在某些“贫困县”里,要找到这样的大款实在是太容易了,没有受到上级审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保持着平时的那种安逸的生活状态的。
“扶贫之道,贵乎自然,贵在真实,贵在公平,国家有限的扶贫资金应该优先用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区或公民。因而,政府有关部门在确定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时,应该以真实的贫困为唯一圭臬,而不能受贫困之外的公关、门路、弄虚作假等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只有当扶贫顺乎自然,地区或家庭申请‘贫困帽子’才不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戴上‘贫困帽子’才不会欣喜若狂,而没有得到‘贫困帽子’的地区或家庭也不会羡慕嫉妒恨。(李英锋)”陈扬在看到那篇新闻报道时,也同样记住了以上这么一篇精彩的评论。
陈扬觉得,如果“贫困县”的数目一直不减少的话,那么这些“贫困县”就敢永远都一直都贫困下去。而且,就算是“贫困县”的数量真正减少了,很可能引起的也不是这些“贫困县”的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他们极有可能会对那些剩下的“贫困县”名额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如果最终获胜之后,会喜悦更甚,就跟运动员历经磨难拿到最后的冠军一样。
只有真正的取消“贫困县”这个称号,不再拨下所谓的“扶贫专款”之后,或许情况才可能真正得到改观,可是,这样又会将真正需要帮助的那些地区更加苦难,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时,可能还只有将“贫困县”这个政策继续下去,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感觉极其艰难的抉择!
摆脱“贫困县”的帽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一直有国家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存在,这些贫困地区就会像一个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懒汉一样,成天指望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一种价值观,传给他们的下一代。在享受过无边的安逸之后,你要他们还怎么会有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呢?
因此,国家在这方面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努力找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尽早的取代这个“贫困县”的政策,不能让那些投机分子们再钻空子了,这种行为只能更加的滋生**,让广大的民众更为不满。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候,国家也不可能这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短时间内,倒也还真的没有更加理想的办法来取代这个政策。不过有机会的话,陈扬也可以将他的看法说给总理听,毕竟这也是个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
这次仪式举办过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飞扬慈善基金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飞扬慈善基金会也同时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仅仅不到三天的时间内,飞扬慈善基金就得到了五亿多人民币的捐款,得到的捐赠物品更是不计其数。这应该都是所谓的“明星效应”,有了这么多大明星的带头,人们也真正的认可了飞扬慈善基金。随着一件件相关事宜被报道出来,飞扬慈善基金也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其声势甚至一度超过了中国慈善业的巨头中国红十字会,一时风头无二。
捐赠的物品里有很多是旧的衣物,陈扬并不觉得这些旧一点的衣物不好,相反的,陈扬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物尽其用。那些真正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平时有可能过的是衣不蔽体的生活,他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新衣服”,而这些也基本都是从长辈或者大一点的孩子们的衣服中改过来的,直到再也没办法改了,才只能依依不舍地扔掉。生活在繁华大城市中的人,是永远不懂得那些贫苦人的艰辛的。我们将平时那些不爱穿或者是稍微破旧一点的衣服捐出去,这并不费什么事,总比当垃圾直接扔掉要好的多了吧。
说起这个贫困问题,陈扬就联想到一个词贫困县。陈扬很清楚的记得后世他所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日,一则落款为“**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的led宣传标语爆红网络。随后,记者在湖南新邵县政府网站上发现,2011年11月29日,该网站同样刊登了这一“特大喜讯”。
陈扬还清楚的记得这篇新闻报道的日期,2012年1月30日,一篇来自于知名媒体南方周末报的报道。
为什么成为了“贫困县”,反而还要热烈祝贺一番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呢?
这年头,炫富很好理解,这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有了钱一定要在熟人面前显摆显摆,可是“贫困”又有什么值得好炫耀的呢?难道贫困还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不成?居然还用上了“热烈祝贺”这么一个词语,为什么?
因为在被评上“贫困县”之后,这些贫困地区可以得到国家直接拨下来的“扶贫专款”,这是一笔数额极为不菲的金额。这些被评为“贫困县”的地区真的贫困吗?曾经有人问过某个落选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为什么你们这么穷,却没有评上‘贫困县’呢?”该县县委书记流泪答道:“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穷了!”
“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穷了!”,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挺可笑,没有评上“贫困县”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太穷了,因为穷所以没有资格得到“贫困县”的资格,这是何等的讽刺!
国家从1985年开始设定出“贫困县”的评选标准,截至今年2001为止,已经于1986年、1994年经过了两次审批,熟知后世的陈扬知道,在2006年时也还有这样的一次审批。
从数据上看,最开始设定的贫困县的要求是人均年收入低于150元,贫困县的数目最开始是283个,两次审批之后数目增加到592个,而且592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到陈扬重生的2012年,国家贫困县的数目依旧还是592个。
我们总说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可是到现在(截止2001年)16年了,贫困县的数目是不减反增,就算是再过十年,贫困县的数目依旧稳稳的保持着592个,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难道就从未有过发展吗?或者说是因为吃上头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已经吃习惯了,已经忘了要怎么发展经济了吗?
16年的时间,几乎都是一代人长大的时间了,可就算是这么长的时间里,所谓的贫困问题却依旧存在,为什么国家还能一直容忍它们的存在呢?这该有多拖国家经济的后腿啊!
那么,这些“贫困县”的评选又是怎么来的呢?到底依据的是什么标准呢?所谓的审批真的有那么的严格吗?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又该如何解答呢?
在陈扬看来,“贫困县”的评选应该没有那么容易,肯定得需要一番激烈的竞争,只有那些经济实力比较突出的县和地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其实,仅仅是取得“贫困县”的资格,那并不算什么本事,在成功拿下“贫困县”的同时,还要戴上“富强县”的帽子,这才叫本事!虽然这是一种很前后矛盾的情况,但是在现实中却是真的存在。
众所周知,这年头什么都是可以造假的。在进行审批的时候,某些想要投机的候选县的人,都是已经提前好几天都没有洗过澡了,如果实在身上没有酸臭味的想都要想办法弄出点异味来。一定要穿的破破烂烂的,要是实在没有烂衣服,那也不怕,可以用自备的剪刀人工造出来的嘛!咔嚓几下这么一剪之后,再到地上打上几个滚,最好是在臭泥巴坑里,如果再能有点粪便的气味就更完美了,经过这么几道工序之后,你能看得出这之前是新衣服?
脸上也是经过精心化妆的,这种关键时候,面色红润,细皮嫩肉的可不行,就算看起来不是面黄肌瘦的样子,在锅底下抓上几把抹在脸上,弄的黑乎乎点也是可以过关的。吃的东西是糠咽菜,就着黄中最好还带点黑的烂窝窝头,全身都透出一股十分难闻的酸臭味。
有了这样的包装,相信通过这个所谓的审批完全不成问题,就算这些包装下面的是白花花的肥肉也无所谓,甚至有的地方连做这么一个样子也欠奉。想想看,只要难受个这么几天,就可以全年的其他时候都过得很滋润,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国家对每个“贫困县”一年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可是5.6亿之巨啊,有了这么一大笔钱,干什么不行?就算被分到每一个人手上的钱不是那么那么的多,但是过过生活之类的,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因此,如果在那些已经被评定成功的“贫困县”里面,发现有人开着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千万不要惊奇,因为在某些“贫困县”里,要找到这样的大款实在是太容易了,没有受到上级审查的时候,他们还是会保持着平时的那种安逸的生活状态的。
“扶贫之道,贵乎自然,贵在真实,贵在公平,国家有限的扶贫资金应该优先用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地区或公民。因而,政府有关部门在确定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时,应该以真实的贫困为唯一圭臬,而不能受贫困之外的公关、门路、弄虚作假等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只有当扶贫顺乎自然,地区或家庭申请‘贫困帽子’才不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戴上‘贫困帽子’才不会欣喜若狂,而没有得到‘贫困帽子’的地区或家庭也不会羡慕嫉妒恨。(李英锋)”陈扬在看到那篇新闻报道时,也同样记住了以上这么一篇精彩的评论。
陈扬觉得,如果“贫困县”的数目一直不减少的话,那么这些“贫困县”就敢永远都一直都贫困下去。而且,就算是“贫困县”的数量真正减少了,很可能引起的也不是这些“贫困县”的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他们极有可能会对那些剩下的“贫困县”名额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如果最终获胜之后,会喜悦更甚,就跟运动员历经磨难拿到最后的冠军一样。
只有真正的取消“贫困县”这个称号,不再拨下所谓的“扶贫专款”之后,或许情况才可能真正得到改观,可是,这样又会将真正需要帮助的那些地区更加苦难,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时,可能还只有将“贫困县”这个政策继续下去,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感觉极其艰难的抉择!
摆脱“贫困县”的帽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一直有国家拨下来的“扶贫专款”存在,这些贫困地区就会像一个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懒汉一样,成天指望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一种价值观,传给他们的下一代。在享受过无边的安逸之后,你要他们还怎么会有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呢?
因此,国家在这方面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努力找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尽早的取代这个“贫困县”的政策,不能让那些投机分子们再钻空子了,这种行为只能更加的滋生**,让广大的民众更为不满。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候,国家也不可能这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短时间内,倒也还真的没有更加理想的办法来取代这个政策。不过有机会的话,陈扬也可以将他的看法说给总理听,毕竟这也是个不可忽视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