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满级考古大师 > 《满级考古大师》 来自两千年前的一具男尸 三百七十六章这不符合制度啊
    丰富的宋代地质层再往下,就直接来到了商周时期的地层了。
    商周时期的地层呈西高东低趋势分布于探方东部,出土少量陶片,其中有硬纹陶片,可辨器形有碗、钵,较为寒酸了一点点。
    可以看得出来,商周时期,中初鸣遗址群应该是曾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是并没有成为什么人烟稠密的地区。
    想一想,当时这里是吴越之地,在商周人的印象中,是一块蛮夷之地,生活的都是一群覆面纹身的野蛮人,没啥人烟才是正常的情况。
    直到最下层,也就是现在停留的土层,便是良渚文化时期的地层,不但同样呈西高东低趋势分布于探方东部。
    而且出土较多陶片,以泥质灰陶、夹砂红陶为主,可辨器形有鱼鳍形鼎足、「T」形鼎足、圈足盘、豆、鬶、器盖等,物品十分的丰富。
    甚至在本层之下,还叠压了遗迹H1、H2,也就是还压了两个灰坑。
    灰坑是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因坑中填满灰色土壤,故称灰坑。
    灰坑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灰坑中的土一般较文化层的土松软、色深,包含物更为丰富。
    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遗物可以判定灰坑的性质和时代,是研究古代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
    而在这层之下,再往下的土层就是生土了,没有任何考古意义了。
    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可能再往下挖能挖到百万年前的土层,也许会有化石,但是显然这不是这次考古项目要找的东西。
    所以22个探方,最终都停留在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地层。
    而在挖到良渚文化层之后,1100平方的发掘面积里,揭露出了良渚文化时期土台1处,土台顶部发现墓葬4座、灰坑1个、红烧土堆积1处,土台外围发现和清理水井2座、灰坑18个、灰沟3条。
    是的,还发现了墓葬!
    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与制玉有关的边角玉料、玉器半成品、残件以及砺石、磨石、钻具和刻划工具等,基本是可以确定,这是一处玉器制作工坊。
    但是在工坊附近,还发现了墓葬,这就为考古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惑。
    怎么会有人埋在这附近呢?
    用现代来打个比方,就像是有人专门死后把自己埋在了工厂里,或者说工厂旁边,这是啥情况啊?
    对这个玉作坊爱得深沉?死也要陪在一起?
    这几座墓大多都为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直壁,平底。
    其中,M1号墓长2.07、宽在0.64~0.71米左右、深度只有0.06米。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良渚时期,这个墓是浅浅的挖了一层,大概可能十来厘米深吧,最深不可能超过20厘米,然后就将人埋进去了。
    随着时间过去,地质变化,才显得深度只剩下6厘米了。
    这倒是解除了孔建文等人的一些疑惑。
    至少从M1号墓来看,被埋在玉作坊附近的人,估计是几个倒霉蛋,因为啥事情死在了玉作坊,并且地位很低,也许就是很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隶阶级,所以就被直接就地掩埋了。
    属于是死在那里,就直接埋在哪里,不多停留。
    看起来良渚人对防疫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知道不能让死人在身边待太久,免得被尸体上的某些传染性的东西给感染咯。
    当然,这么浅的「墓坑」,肯定也是没有葬具痕迹的,几厘米深也很难放个棺材。
    实际上别说葬具了,在坑里连遗骨都找不到了,一点骨骼残留都没有。
    能够留下来的,只有一些随葬品。
    是的,当随葬品被发现后,又不免让陈翰疑惑了起来!
    因为随葬品还挺丰富的。
    在长两米,宽才70厘米的墓坑里,出土了13件随葬品。
    其中玉器10件,分别为镯1件、锥形器5件、半圆形饰1件、管2件、玉料1件,其中3件玉锥形器成组出于头部。
    陶器3件,分别为罐、圈足盘、鼎,陶器保存较差。
    3件玉锥形器成组出于头部,这是什么概念?
    这说明,这位葬在这里的良渚人,至少是能够戴「冠」的级别啊!
    虽然没有发现玉冠,但是也许他曾经是戴着竹子或者木头又或者丝织品制作的冠下葬的。
    后来因为时间的流逝,有机物都腐烂到与泥土完全混合在一起了,只剩下无法分解的玉锥形器还在头部。
    这才出现了这么个情况,有玉锥形器出现,却没有玉冠。
    按照目前的良渚墓葬发掘情况来看。
    玉冠不是人人都能戴的。
    至少也得是王族,以及掌握了神权的重要祭司才可以戴。
    一般出土于良渚古城最内城的反山王陵,或者紧挨着内层的姜家山墓地,以及在良渚重要祭坛附近埋葬的疑似神权代表。
    只有这些人,才能佩戴疑似玉冠的东西。
    但是!
    这不代表良渚人的「冠」,只有玉这一种材质。
    等级、阶级。
    这是人类社会萌芽阶段,最早诞生出来的事物。
    具体到后世的各种官职,以及各种官职对应的官服、官印,就是一种等级的区分。
    低级官用铜、石做印,中级官用银,高级诸侯用金,皇帝用玉。
    在良渚古国体系中,「冠冕」应该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器物,并且有等级区分的。
    高级的统治阶级,可以戴玉做的冠,在冠上面在插一大堆的玉锥形器当做配饰。
    嗯,看起来就和印第安人在头上插羽毛的样子,总之就是搞得和刺猬一样,展现权利。
    而低级一点的贵族,或许是不能用玉,但是能用其他更低一级的东西做冠。
    而这种更低一级的东西,可能很难保存下来,就算不是丝织品,也有可能是竹子或者木头做的冠。
    当然,能够佩戴这种等级的「冠冕」,肯定也不是普通人,最起码也得是个贵族的。
    但是,在这个玉器作坊里,随便匆匆掩埋,连葬具都没有,几乎和平民一个待遇的M1号墓主人,怎么就能拥有这么多玉质的陪葬品,再加上疑似「冠冕」的东西呢?
    这不符合制度啊!